同心为民,关怀与战略同行

作者:海辉辉;王智霖发布时间:2021-07-10 来源: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2021年7月9日下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副会长安七一和“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一行来到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灯塔乡中心卫生院,与在这里进行义诊的专家医疗团队进行了深入交流。

  走进药房仔细查看医药物资配备等各方面准备工作后,安七一表示:“志愿者带来的医疗物资很符合当地群众的需要,很有针对性,对于当地的情况,他们做足了功课。”同时,他鼓励当地的医务工作者要和北京的专家建立联系,深度沟通,通过“结对子”,对看不了的、看不准的病症进行帮扶,来提高当地的医疗工作水平,并对志愿者和当地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工作表示了感谢。

  随后,安七一一行考察了灯塔乡中心卫生院的中医理疗馆,对采用中医治疗的情况进行了询问,还询问了肝包虫病患者的清零情况,以及没法手术的患者的治疗情况。

  图为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副会长安七一在灯塔乡中心卫生院的中医理疗馆询问工作情况(组委会供图)

  驱车在山路中前行,一行人来到了班玛县红军沟。1936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这里,在石壁上写下“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安庆宣”,字迹至今清晰醒目。这里也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惟一经过青海的地方。

  “现在的90后和80后是很了不起的一代人,这次活动中,我们很多80、90后的医护人员都是主动请缨奔赴而来,因为这份感动,我就随着他们的足迹来了。共铸中国心,是千千万万个殷切期盼的心,也是不远万里的医者仁心。”安七一说:“我们的志愿者尽心尽力,让我十分感动,尤其是在天气这么冷的今天,‌‌我去看望他们的时候,他们的手都是冰凉冰凉的。冒雨义诊,‌‌甚至顾不上吃饭。那都是因为看到老百姓长长的队伍,所以就连吃饭的时间‌‌都很吝啬。”‌

  当被问及对于目前青海果洛州基层医疗存在着什么困难、对于医疗志愿者们有什么期许和要求时,安七一讲到:“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从前这个地区发病率较高,但是‌从2016年党中央高度重视,采取4年的攻坚战略,‌‌包括包虫病、先心病,组织了大量的医务工作者来这里治疗,‌‌班玛县的发病率现在已经大大降低,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再加上这次同心·共铸中国心果洛行,对接到首都医务工作者,带来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医疗资源。年轻的医护人员能够建立长期联系,同当地医生共同‌‌努力把最后堡垒攻克了,人民的健康就上来了。”

  同心•共铸中国心组委会执行秘书长郑红兵表示:“自2008年共铸中国心成立以来,10多年期间,主要联结了两群人。‌‌一群人就是曾经的14个连片贫困区和相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百姓。另一群人,是这些年我们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从最早的100多名到现在的3万多名。我们希望志愿者通过这个平台,一方面除了献爱心外,还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希望‌‌志愿者通过参加活动,能够对基层百姓健康情况有更多认知,‌‌更有针对性地为这些百姓提供服务。”

  当被问及此次“同心·共铸中国心”青海果洛行与前几次的公益活动有什么不同时,郑红兵秘书长说:“以前‘同心·共铸中国心’主要是‌‌核心关注14个连片贫困区,尤其是四川涉藏州县医疗救援队的服务。但是‌‌今年我们下沉了一些创新的项目,是为了更‌‌符合我们目前公益项目的一些配置。‌第一个不同是‌‌更符合我们涉藏州县百姓健康的需求,针对当地的一些多发病常见病,‌‌尤其是一些比较突出的恶性疾病,这次都是我们关注的核心点。‌‌第二个不同是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同时也是我们这个项目正式加入统战部的同心工程的第二个10年的再出发。‌还有一个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整个国家健康领域的改革今年刚刚开始,所以今年我们的项目当中,将‌‌从国家战略上的高度、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以及我们的专业技术上,配合当地百姓的健康需求,我们都做了和往年不一样的创新。”

  最后,郑红兵秘书长对目前果洛州的医疗健康现状提出宝贵建议,‌他认为‌‌果洛州发展的最大优势是有一个很好的生态环境,并且这几年果洛州在稳抓硬件投入,‌‌尤其是在医疗领域。学校、医院,包括各种配套有高质量的提升。接下来的核心重点方向应该是医疗工作者人才的培养。

  “首先我认为应该和中心城市以及一些医学院校形成紧密的相连帮扶。其次是健康科普的教育,这个是果洛州未来健康领域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从思想上进行科学引领,提高当地百姓的健康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目前作为国家核心保护区的果洛州,如果将来在产业方面有所发展的话,我认为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健康产业。要将果洛州的原生态品质中草药材走向市场品牌化,把好的资源变成生产力,以此形成当地的支柱产业,这对下一步产业的振兴意义非凡”。 (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海辉辉 记者/王智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