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昂仁县经济社会发展亮点盘点:砥砺奋进新时代 昂首阔步新征程

作者:张斌发布时间:2021-11-10 来源:西藏日报

  2020年,西藏日喀则昂仁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2.15亿元,较2015年增加6.51亿元,年均增长2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856元,较2015年增加5984.9元,年均增长16.3%。

  五年来,昂仁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砥砺前行、开拓奋进,一场硬仗接着一场硬仗地打,一个山头接着一个山头地攻,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了更加铿锵、更有底气的坚定步伐。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办一件实事,暖一片人心,聚一份力量。五年来,昂仁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提升。乡镇和建制村通畅率分别达到64.7%和64.8%,县域客运场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宽带、移动通讯网络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基本实现乡乡通宽带、村村通电话、人人用手机。县城面貌焕然一新、日新月异,植绿护绿、人行道铺装、路灯照明改造等让县城颜值品质、承载能力、居民生活满意度明显提升。

  地方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升级。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昂仁县全力扩大青稞、饲草等种植规模,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青稞每亩单产695公斤,较2015年增产超50公斤。全县大力实施牧繁农育,“公司+政府+基地+合作社+农牧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了牛羊养殖提质增效。全县农牧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农牧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卡垫、六弦琴等特色民族手工业潜力持续释放。

  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昂仁县坚持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群众增收最有效的途径,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保姆式”劳务输出服务体系,有序组织农牧民转移就业,劳务输出已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半壁江山”。聚焦“八个精准”,持续深化党员干部“4321”结对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全县16751名贫困人口脱贫、18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56户7529人、553户2159人分别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迁入新居,投资近3亿元建设30个产业项目,构建了带贫益贫机制,脱贫攻坚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昂仁县是雅鲁藏布江上游流经的主要县市之一,这里生态环境脆弱。如何协调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一直是昂仁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五年来,昂仁县持续加大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坚决守牢生态环境保护底线。全县1868.51平方公里、6.62%的国土面积纳入红线管护,“三高”企业和项目零审批、零引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环保审批实现全覆盖,“三线一单”环境综合得到强化管控,畜牧舍饲半舍饲、禁牧休牧轮牧广泛推广,确保环境不超载、底线不突破。

  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实施重点区域生态公益林、“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等工程,“无树户”“无树村”消除任务全部完成,完成造林523亩、植树3.89万棵。扎实开展农牧区环境整治行动,大力推动“四清两改”“三整治三提升”村庄清洁行动,积极实施人畜分离工程,完成619户厕所整村推进改造任务,统筹创建资金138.72万元,申报创建自治区生态村64个,“脏乱差”现象基本得到消除,农牧区环境更加整洁、干净。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五年来,县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主要河流、湖泊、饮用水源地水质均稳定在Ⅲ类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文化事业繁荣昌盛

  昂仁县是西藏藏戏鼻祖唐东杰布的诞生地,被誉为“藏戏之乡”,拥有世界海拔最高的达格架间歇喷泉,文旅资源丰厚。

  五年来,昂仁县全面落实“一个高举两个巩固三个建设”的宣传工作根本任务,聚焦“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兴业”,坚持“管肚子”与“管脑子”协同推进、“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提升,全县文化事业持续繁荣发展,中华文化成为各族群众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

  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拓展。全县分众化、差异化深入推进“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制定完善各类规章制度20个,“四讲四爱”随处可见、随处可学,成为各族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为养成。深入开展寺庙僧尼层面的“四标”活动和学生层面的爱国主义教育,“五比”竞赛活动比出了新风尚,组织开展农牧民运动会、产业大赛等群众性活动,展示了群众精神面貌,在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中不断增强“五个认同”。

  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昂仁县持续深化“五下乡”活动,《金措源》《腾飞的牧人》等文化精品力作迭出、出新出彩,广播电视在“村村通”“户户通”的基础上实现“长久通”“优质通”,县电影院、县图书馆建成、对外开放,极大程度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发展。全县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迥巴藏戏登上乌镇戏剧节并首次亮相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推动迥巴藏戏走出了昂仁、走出了西藏、走向了亚洲,提升了昂仁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昂仁县达居乡“林恩摩崖石刻”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石窟寺及石刻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