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由山南市藏医医院提供
近日,山南市藏医医院手术室里传来捷报——湖南省第十一批援藏医疗队与当地医护团队密切配合,成功为患者尼玛顿珠实施关节镜下巨大肩袖撕裂修补术。这是山南市首例此类微创手术,标志着当地肩关节运动损伤诊疗水平实现突破性提升。
据了解,患者尼玛顿珠因外伤导致肩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已达数月之久。经医院详细检查,被确诊为巨大肩袖撕裂。据医生介绍,此类病症多由老年性骨质退变、创伤或长期负重劳动引发,传统保守治疗对此收效甚微,而当地以往采用的切开手术疗法不仅创伤大,患者术后恢复周期也长达数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手术难度远超平原地区。”主刀医生、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副主任医师廖乐乐介绍,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不仅对医生体力是极大考验,更要求操作精准度达到毫米级。凭借丰富的关节镜手术经验,廖乐乐团队在患者肩部做了5个仅5-10毫米的微小切口,通过内镜精准定位撕裂肌腱,历时1.5小时完成修补操作。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已进入康复训练阶段。
此次手术的成功,是湘藏医疗协作的生动实践。山南市藏医医院外科主任巴桑旺堆告诉记者:“这项技术填补了山南肩关节微创手术的空白,过去群众遇到这类病,要么忍受痛苦,要么长途跋涉到区外求医。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优质治疗了。”
据悉,湖南省援藏医疗队始终秉持“带进来、留下来”的技术帮扶理念。手术期间,本地医生全程观摩学习,术后还将通过专题培训掌握关节镜基础操作。“我们不仅要完成手术,更要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援藏医疗队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协助藏医医院逐步建立运动医学专科,完善相关诊疗规范。
关节镜技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已成为运动损伤治疗的主流方式,但对设备和医生技术要求极高。巴桑旺堆表示:“此次手术的快速开展,不仅展现了援藏医疗队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更为高原地区医疗技术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