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手们展示制作的乌朵。图由昌都融媒提供
近日,昌都市茶马广场人潮涌动,气氛热烈。作为昌都市首届“红色昌都·振兴奋进”传统生产生活技能群众性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织韵匠心”编织赛与“衣韵匠心”服装制作赛在此精彩开赛。来自昌都市各县(区)的手工艺人汇聚一堂,同台竞技,展示传统编织与服装制作的精湛技艺,共赴一场民族文化的盛宴。
在编织赛区,选手们全神贯注,梳理毛线、捻成团、指尖翻飞……一件件精美的编织作品逐渐成型。本次比赛重点考察“乌朵”(牧民传统放牧用具)的制作技艺。这项工艺繁复精巧,既要求实用耐用,更考验艺术巧思。选手们手法娴熟,匠心独运,引得围观群众赞叹连连。经过激烈角逐,边坝县选手旦增凭借精湛技艺与独特设计勇夺“织韵匠心”编织赛冠军,洛隆县格桑拉姆、类乌齐县次巴拉宗分获亚、季军。冠军旦增激动地表示:“我老家在日喀则市,在边坝县生活了15年多。乌朵制作是小时候放牧时家人教的技能。能代表边坝夺冠非常开心,未来会继续积极参与这类活动。”
服装制作赛场同样精彩纷呈。选手们以传统藏式服装为蓝本,飞针走线,精心缝制。原本朴素的布料,在巧手雕琢下,蜕变为一件件精美的藏式衬衣,尽显传统服饰的魅力。最终,洛隆县选手布穷穷的作品技高一筹,摘得“衣韵匠心”服装制作赛桂冠。卡若区选手扎达、白玛分列第二、三名。冠军布穷穷来自洛隆县达贡村,他分享道:“非常荣幸能拿到第一名。我会继续参与此类活动,更有信心把我们的传统技艺传承好。”这场赛事不仅是一次高水平的技能比拼,更是一次生动的民族文化展示,让古老的编织与服装制作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昌都市文旅局(文物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级主任科员泽仁拉姆告诉记者:“我们希望通过比赛挖掘培养更多传统技艺人才,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融合,让其在新时代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