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
(一)历史地理
那曲历史悠久,松赞干布时期,在那曲设“孙波如”,宋朝时期,那曲被称作北方四部落之一。和平解放后,1951年11月,成立了黑河办事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1956年8月18日,成立黑河“基巧”办事处;1959年10月,成立黑河专员公署;1960年2月,更名为那曲专员公署;1969年,成立那曲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8月,成立那曲地区行政公署。2018年4月25日,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正式公布撤地设市,这将是中国平均海拔最高、国土面积最大、最年轻的城市。2018年5月7日上午,西藏那曲市举行撤地设市挂牌仪式,那曲市从而成为西藏第六个地级市。
那曲市地处西藏北部,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东西长约1156公里,南北宽约760公里,东连昌都市,西接阿里地区,南与拉萨市、林芝市为邻,北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青海省接壤,面积4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境内群山巍峨,河流、湖泊广布,高寒缺氧,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是藏东和藏西的连接纽带,是藏中经济区的北部重要门户和窗口。
(二)人口区划
截至2017年底,全市总人口52.0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5%。全市共设11个县,即那曲县、安多县、聂荣县、比如县、嘉黎县、索县、巴青县、申扎县、班戈县、尼玛县、双湖县,辖89个乡、25个镇、1190个行政村(居委会)。
(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6年,那曲地区牢牢抓住维护稳定、脱贫攻坚和生态保护三条底线,在推动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改善民生福祉、建设美丽那曲、夯实基层基础四项任务上下功夫,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落实补短板、拉增长、增动力、促和谐、惠民生、保稳定等政策措施,经济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的良好势头,着力把那曲打造成西藏融入“陕甘青宁新经济圈”的桥头堡。全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6.24亿元、同比增长9.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6亿元、同比增长16.3%;税收完成8.5亿元、同比增长2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8308元、8638元,同比分别增长8.2%、9.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1.3亿元、同比增长1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亿元、同比增长18.5%。